MBA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BA教育起源于美国。一般认为,美国最早的管理学院是1881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设立的沃顿经济金融学院,而工商管理硕士项目要晚些,大约于1908年诞生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到现在已经有近110年的历史。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数以万计的MBA毕业于世界各大学商学院,成为出类拔萃的工商管理人才,领导着世界各国企业在世界商场中逐鹿。管理教育在刚刚起步的时候主要是强调气度和性格的陶冶,而非实际专业知识,显得曲高和寡,一时没有获得工商企业界的热烈反应。
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复苏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教育在工商界的推动下,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管理教育更是蓬勃发展起来,这主要源于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明显分离,对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迅速膨胀。战争结束后,战时经济转变为和平时期经济,人们的消费能力大量释放,市场兴旺,为企业带来了大量扩充机会。同时许多退伍军人进入大学就读,其中很多选择了商学院的MBA学位,哈佛商学院辉煌的1949届就是这出类拔萃的一代中的佼佼者。
需求的骤增最终暴露了美国商学院的管理教育在目标、手段和学术水平上的诸多弱点。1958年卡耐基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各自的综合研究报告不约而同地明确了管理教育的实务性质,主张加强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并基本形成了后来影响颇广的结构化的课程体系。这之后的六七十年代,美国管理教育的重点便放在了MBA上,美国每年授予的MBA学位数量达到授予硕士学位总数的20%以上,管理教育再次进入空前的蓬勃发展时期。
从千篇一律到百家争鸣
进入80年代,以1984年《哈佛商业评论》的“管理学院不能令人满意的管理教育应对美国工商业国际竞争力下降负有一定责任”为代表的的批评意见,对当时美国MBA教育状况的批评,引起管理教育界长时间和深刻的反思。
但这一次并未走向统一的模式,而是走向各自的探索,这就形成了80年代末至今的管理教育创新,包括国际化、课程整合,加强对领导才能、团队意识和管理技能的训练,强调丰富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对企业和企业家伦理的重视,网络大学与远程教学的实践等等。
世界最著名的商学院哈佛商学院首创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利用对真实世界的实例分析,代替对学术理论的过分依赖。这一方法至今仍是MBA课程的基础,因此哈佛商学院MBA常被看作是现代MBA教育的真正开始。
MBA在欧洲
欧洲MBA的发展最初受到政府规定的阻碍。在许多欧洲国家,政府不允许社会集资的大学创办“职业化”商务课程。
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一批企业家开始建立私立商学院,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欧洲MBA教育。位于法国枫丹白露的INSEAD商学院就是在1958年成立的。瑞士的IMEDE商学院(即现在的IMD)几年后也在瑞士洛桑成立。
这种欧洲式的MBA与美国不同,只有一个学年,候选人的年龄必须是将近30岁,或是30岁出头,因此可以把更多过去的管理经验带进教室,这点也和美国的商学院不同。
从一开始,这些欧洲的商学院就特别关注国际化的全面管理教育。他们设计的课程既整合实用的技能,也强调全球文化和商业知识的学习。欧洲的商学院也采用案例研究,但是更加鼓励团队基础上的项目合作。由于英国政府有意建立“商业教学与研究的卓越中心”,从而促成了伦敦商学院和曼彻斯特商学院在1964年的成立。
美国仍是一枝独秀
不过,欧洲的商学院对美国在MBA教育领域的统治地位只产生了很小的冲击。从60年代到70年代,更多的欧洲人选择在美国而不是欧洲学习 MBA。到1979年,美国一度拥有500个MBA课程,而欧洲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
1979年,英国打破了伦敦商学院和曼彻斯特商学院两家垄断的局面,允许任何一家英国大学开办自己的MBA课程。法国在80年代初也采取了同样的步骤。最后,德国也在1998年采纳了这一观点。在MBA教育领域,美国仍然是一枝独秀,拥有600个MBA课程,10万名全日制MBA学生。
中国的MBA
跟欧美相比,中国的MBA教育起步很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80年代开始学习和引进美国的MBA教育,在1988年,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院长、教授与教育部、学位办的领导在清华大学开了为期两天的会,讨论在我国开展 MBA 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相关政策。
1990年,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设立MBA学位并试办MBA教育,199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9所国内高校开展MBA教育试点工作,此后,中国内地陆续批准了更多的院校为MBA教育培养单位。目前体制内共计229所院校开设MAB项目,项目总数超过500个。
1994年10月,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1997年,在国家经贸委的支持下,中国开始了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的在职MBA学位招生,并实施了MBA入学全国联考。
2015年,取消了在职人员攻读MBA入学考试(即10月联考),纳入MBA全国联考(1月联考);2016年,取消了EMBA自主招生,纳入MBA全国联考;同年,明确规定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MBA均可获得学历学位证。
我国的MBA教育是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在职学习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国内以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为代表的一流商学院的MBA项目生源较为充足,其他名校商学院或多或少需要通过调剂来满足其招生计划,此外还有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MBA院校,主要是靠行业特色和地域优势来吸引生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国际MBA越来越成为当下在职人士的首选,国际MBA是国内大学与国外商学院合作办学的MBA或是海外商学院独立在国内办学的MBA,在职学习形式,每月集中授课,毕业可获得海外硕士学位证书,如:中欧、北大国际,长江商学院等。
MBA的繁荣还未到来
过去20年经济高速发展,管理教育水平并没有得到及时发展,优秀管理人才日益稀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心今后也将从过去“以学术为主”转向“以应用为主”,专业学位教育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所以,尽管MBA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古董”,作为我国最早的专业学位,MBA教育市场的繁荣还并未到来。
相比美国3亿人口每年培养近10万名MBA毕业生,中国13.6亿人口每年MBA毕业生只有3万。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MBA教育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MBA的宗旨便是为企业、公司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改革开放被我国引进也是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未来10年乃至50年,MBA教育都是职场、商界和世界范围最火爆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