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MBA专栏/ MBA管理专栏/    正文

MBA到底有啥用?

        斯坦福大学的杰夫瑞∙菲佛,麦吉尔大学的亨利∙明茨伯格,伦敦商学院的萨门绰∙高沙儿,南加州大学的沃伦∙本尼思等对现行MBA教育的弊端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从实用的角度看,笔者似乎有些倾向于同情他们对商学院过于科学化而忽视实践相关性的弊端进行的共同的批评。

        经济学,在商学院里,通常是MBA的必修课。让我们举商学院中的经济学家为例。这些职业经济学家,大多是以经济现象为素材、借口、平台和境遇,玩弄智力和数学游戏的学人。

        而真正要经世济民的人往往并不真正懂经济学。也就是说,懂经济学的人通常不懂经济,不能解决经济问题;懂经济的人,正在解决经济问题的人,通常不懂经济学。

        然而,如果我们不自欺欺人的话,上述现象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各有各自的任务和使命。

        经济学的目的和使命在于保持和推动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和研究领域自身的发展,而搞经济的人的任务和使命是实际去搞经济,而并不是为了去应用所谓的经济学。

        实事求是地说,经济学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帮助搞经济的人去更好的搞,而搞经济却不一定必须先弄懂经济学或者先弄懂所谓的经济理论。尤其是那些貌似神乎其神的高深理论。

        经济学家谈经济就好象谈物理现象一样精确。什么经济过热过冷,我预测今年GNP增长8.7932%,好像医生给病人量体温一样科学准确。什么急刹车,软着陆,就象开汽车开飞机一样栩栩如生和实实在在。

        强调理论重要性的人,通常会引用凯恩斯的一句名言:“每一个自认为不受任何理论约束的政客都注定是某个虽然已经见鬼但其理论已经成为常识的理论家的奴隶”。

        说得真是乖巧。其实,话也可以这么说,“任何高明的理论家的理论可能都只不过是某位伟大实践者精彩实践的一种抽象总结”。这是笔者本人的原创,大家尽可以免费到处引用,但是请您千万不要忘了注明出处哟。

        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过于拔高学术理论的价值。一个人性生活的美满程度跟是否精通或者是否先去系统地学习一下性生理学和性心理学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上述判断对管理学应该说同样适用,只不过管理学还没有向经济学那样走得离现实那么远,当然管理学理论也没有达到像经济学那样精致和严谨。

好在学管理的人,虽然在管理学还远没有像经济学那样为科学而科学,就已经迷途知返了。

        而学经济学的人还热衷于不厌其烦地告诉公众他们如何不够聪明,一如既往地嫌搞经济实务的人因为不懂经济学而显得那么愚蠢而竟不自知并主动求教。

        说实在的,即使管理学按上述四位学者主张的道路去发展,它也不可能成为导致企业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必然条件。因为,管理者不象医生、律师和工程师那样,可以经过技术培训而上岗按规矩工作。

        实际上,其他具体专业的聪明人或比较精明的人,不用学管理学也能搞好管理,当然学一点可能锦上添花。

        但再聪明的人,不系统学医、学法律、学工,是不可能胜任医生、律师和工程师那样工作的。

        因此,管理,不是一个职业,是一种功能。

        医院里有管理者。律师所里有管理者,工程部门有管理者。有人说,管理学是一个没有实习场地的学科。大概有些道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种理想,但在实践中往往更多的存在状态是二者的分离。

        本尼思引用了哲学家怀特海的一段话:“世界的悲剧在于有想象力的人很少有经验,有经验的人鲜有想象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成为管理者,也很象一个人成为父/母一样,年轻的时候赴任缺乏智慧经验和理论指导,年老的时候赴任虽然阅历和知识渐丰但又缺乏能量和体力。

        当父母之前,好象没谁专门去系统学习怎么当,而别人的理论,上一辈老人的理论和经验,不是听不进去,没真正理解,不能正确运用,就是被认为已经过时,不再适宜。因此,修行还是要靠自己。

        当然,父母,当得好不好,每个人都有上岗的权力。管理者,可能还是需要某种过滤。

        比如,哈佛商学院根本没有本科生。

        让一帮很少进过企业的教授跟一伙从来没进过企业的人讲管理理论和艺术,基本上跟英文系研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诗词相差无几,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和为读书而读书的方面看才比较有意义。

        也许,以后上MBA学管理,也要向上体育运动学院要有一定的身体本钱和基本素质一样,得先有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发展潜力。

        当然,菲佛的证据说,有没有MBA跟职业成就没太大关系,这并没有说明MBA项目一钱不值。事实上,一流院校的MBA毕业生照样是行情看涨,投资回报优异。

        问题的实质是,其它学位和专业的聪明人,也可能走上管理岗位,并且进行非常出色的管理。这跟“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人也可能非常精通计算机”是一个道理,不能据此就说计算机专业教学方向错误,效果不利。

        菲佛也知道,很多非常有秀的学者也是课堂上深受欢迎的教学主力。菲佛本人就是最佳证据。

        还有,明茨伯格推崇的跨国跨大学项目,实质上已经成为管理者的在职培训,不但费用惊人一般人付不起,也无法在学员入道之前最需要的时候为之打下根基。

        这很象中国的EMBA,是管理者小有成功后的交流,验证,以及系统化的回顾,反思,和梳理。这一群体的人集体组织到某地小住几日,上课兼带考察,班中手眼通天者可能会找来当地警车开道,秘书全程打理。

        对不起,明茨伯格先生,我们还非得既要MBA,也要“管理者”,而不是想你说的那样非此即彼。

        再有,高沙尔教授将企业界的丑闻失败主动归根到MBA教育失误的结果上,勇于自责的赤诚之心诚然可贵,但这个单我们实在埋不起,也跟商学院没有少干系。

        我们不应该,也并没有,厚颜无耻地声称企业界的成就和管理者的功绩是MBA或者商学院教育的结晶,我们根本没有那么神奇。

        我们当然也不会认为那些企业界的败类是在商学院混过才变得如此卑鄙。不能因为驾飞机撞世贸大厦的人在某个飞机驾驶学校学过开飞机,就指责该驾校导致恐怖主义。

        最后,本尼思教授说我们现在偏重研究的MBA教授们爱玩弄方法论,喜欢摆弄“硬武器”,愿意教自己想教的东西,而不是未来的管理者真正需要的东西。

        问题是,谁能真正系统地传授所谓领导力的秘密?

        没有科学研究的系统知识积累,哪怕是非常不着调的知识,如何知道你的领导力理论有效?

        我们怎么知道你的领导理论比德鲁克的领导理论有效?

        比明茨伯格的领导理论高级?

        比菲佛教授的领导理论精辟?

        如果是靠信心,信则灵,大家都去读圣经好了。神学院比商学院强。

        作为一个学术社区而言,商学院的教授至少可以以研究为职业,做一个匠人,就象经济学家一样,不一定非要去惊天动地,受人吹捧,像德鲁克,明茨伯格,和本尼思教授一样被唤为大师。

        每个教授都象大师一样那么有艺术,那么有话语权,那么深谙管理真谛,那么这个世界将成为一个疯狂的世界。

        还有,即使再年轻没经验的学者上课,背后都会有整个学术界该领域内巨大的文献支持,至少可以显得有体系。

        以美国为代表的商学院,大概在1950年左右,普通的商学院博士学位拥有者仍然为数不多,还是主要由退休经理和各类实战经理授课,充其量只是职业训练,比如如何打字,写报告,开会等,没有大学教育的味道。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关于商学院困境的几个重要的研究报告推出后,在AACSB(原名美国大学级商学院联盟,现在因其全球视角改名为大学级商学院促进会,英文缩写在改动后恰好未变)的帮助下,众多的商学院才开始拥抱学术研究,以期提高商学院在大学社区的地位和在商业社区的公信力。

        现在,即使商学院强调实用性,也不能回到当年的老路。研究不能丢。

        也许,商学院可以请更多的“实战派”人物做“兼职教授”或者所谓“临床教授”,尤其是那些小有成就的管理者和企业家们,讲授创业真经,管理亲身经历。

        讲战斗故事,说评书,抖机灵什么的,搞几次讲座,开报告会还行,谁都会争相把自己的最精彩之处和拿手好戏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绽放出来。

        问题是,要上一学期课的话,就不那么灵光了,总不能老是讲那几个笑话吧? 说我不行贿用不着讲三天的时间。当然,靠教书吃饭的“职业”兼职教授(在美国称为讲师,非教授待遇)另当别论,他们通常有博士学位而不再做研究,教书非常精彩,深受学生欢迎。

        无论如何,商学院的主角是教授。

        当然,笔者这种谬论显得有点儿自卖自夸。没错。世界上哪个专业都是极力保护自己领地和利益,防范业余侵袭。为什么商学院就那么慷慨?

        一个教授从小到大读20余年书拿到博士学位才有资格加入商学院,又是十年寒窗玩命研究发表论文才可能坐到教授的位置。外来个刚发了财的企业家,到某商学院给了个把讲座就到处宣称自己是XX管理学院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你根本就不是教授,没有在教授这个职业里,没有原职,怎么能在这儿额外客座或兼职?

        如果任何行业的成功人士都可以到商学院搞个兼职“教授”,那些教授们会愿意么?谁见过有多少企业非常大方地给教授们兼职CEO或者客座CFO了?

        笔者把四位大牌儿都褒贬一通,那么我们倒底应该怎么看待商学院的现状和前景呢?

        商学院确实没那么神奇。商学院不可能把一个不具备管理者基本素质的人铆劲“培养”成出色的管理者,就象体院不可能把一个不具备身体素质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体操运动员一样。

        但是,学,还是比不学强。至少可以知道点儿管理的基本路数。路数可以迅速地在课堂上了解,为日后做知识储备。

        路数,也可在工作中摸索积累体会。但是,在管理岗位上,怎么用路数,就是艺术了。管理,发挥,关键在应用,应用,基本上教不了。

        曾经担任过《哈佛商业评论》编辑的尼克拉斯∙卡儿在自己的博客《你的塔到底有多象牙?》一文里写到:“说真的,好的管理,大致是30%的常识,30%的分析才能,30%的个人魅力,再加上8%的残忍无情和2%的专业知识”。精辟。

        正常的心态,无论是学校还是学员,应该把MBA当成是一个筛选机制,是练功房,交流场所,是一个门槛儿,俱乐部,通行证。

        只有真正喜欢管理并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管理者的人才,才应该被录取。学完以后,你也不可能马上就精通管理,胜任管理,只能说是大概知道管理是怎么回事儿。

        用这种心态来看,现在的MBA教育其实也没有差到哪里去,商学院的院长们也不会只因为有几个人言辞激烈地发表点儿看法就听风是雨。

        只要MBA毕业生雇主不造反,其他人,包括自己人,说什么都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也听不进去,丝毫不耽误商学院(尤其是一流的)你追我赶地涨学费,竞相在全球扩张势力。

        那MBA学生不就不合算了么?根本不用担心。一下子砸出去那么多钱,谁都不可能不算计。学费贵,照样有人上,就说明学生具有对日后很快收回这笔学费投资并挣得更多的心理预期,而且这种预期背后由就业市场撑起。

        如果这种预期不能兑现,MBA自然会走势低迷。现如今的年代,谁忽悠谁都不那么容易。

        商学院,其实也还是有些神奇。一些雄心勃勃的人,拍出那么多银子,耗费两年的时间,全职的还得搭上两年的工资,能做这种承诺的,都是有点儿小愿望的人。

        再说,出了校门,走入江湖,交友都存戒心。伪装这么多年,再回到校园,不跟到了幼儿园一样了么。在这个俱乐部里,很可能再交上称心的朋友,演绎终身的友谊。

        单说那么多聪明人聚到一块儿思考和讨论同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本身就很精彩。

        各色人等都有的教授堆儿里,没留神再碰上几个有点儿玩艺儿,对脾气的侃爷,齐活!

        MBA,也是一种境界。

        值不值,得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