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MBA/ EMBA专题/    正文

EMBA关注:从网约车谈中国互联网创新

      网约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谓轰轰烈烈、跌宕起伏,堪比一部历史大片,然而结局却不免让人唏嘘。网约车走向所谓“正规化”的同时,其实是在走向死亡;而幕后的凶手,正是这个落后的旧官僚体制。新市场只有站在旧体制的尸体上才能建立起来。体制无解,互联网无救。

      网约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谓轰轰烈烈、跌宕起伏,堪比一部历史大片,然而结局却不免让人唏嘘。

      先是游走在缺乏监管的灰色地带,却因此而迅猛发展起来。它打破了数十年来传统出租汽车市场垄断的坚冰,让一个死气沉沉的行业突然迸发出无比巨大的活力,瞬间引爆整个社会,成为中国互联网创新的明星与标杆。

EMBA关注:从网约车谈中国互联网创新

      然而2016年7月好不容易被宣布合法化(这不得不说是一场互联网创新与监管利益博弈的胜利),却被随后推出的各地暂行管理办法,严格限制了网约车的准入标准:

      只有持有汽车营运牌照(家庭用汽车不可以,于是共享成了出租),而且具有本地车牌本地户籍的司机才能开网约车,甚至像北京上海等城市还要求B级车级别以上的车才能从事网约车。

      这使得市场上约80%以上的网约车是不合规的,而将被迫退出市场、或继续转战地下成为黑车。

      而自2017年7月起,网约车公司则要面对一个更大的合规挑战:

      各地政府在审批网约车经营许可证时,普遍要求在哪里运营就需要在哪里设立分支机构,甚至要求在当地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场地、培训和停车场地,以及相应的运营管理行政等人员;像嘉兴这样的县市,更是明确要求:网约车公司必须要在嘉兴设立分支机构,并且要配备机构负责人、业务管理人员分别不少于1人,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2人等规定。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出于收税目的,还要求网约车企业必须开具当地发票!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无语的监管要求。

      如此监管下,哪里还是网约车?互联网所带来的在线高效率与低成本,瞬间被这种传统出租汽车的管理思维消灭得干干净净。可以说,今天的网约车已沦落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新型”出租车公司,和传统出租车公司的唯一区别就只在于一个APP而已,至于共享、无边界等互联网DNA,早已荡然无存!

      这难道就是中国互联网创新的结局?

      如此令人啼笑皆非的监管背后,其实是中国一个典型的官僚、僵化、屁股决定脑袋的监管体制,一个重来都不把用户需求和市场创新发展放在首位的监管体制。这个旧体制太强大了,强大到足以将所有的创新窒息。它的强大并不在于旧体制维护者的顽固与守旧,而更多的是背后一个庞大的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体系、以及一个完全扭曲的监管机制。

      中国的监管历来就有“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特征,P2P、网约车,无不如此。

      网约车走向所谓“正规化”的同时,其实是在走向死亡;而幕后的凶手,正是这个落后的旧官僚体制。这个旧体制不突破,整个社会都永远不会有创新和活力,永远不会进步;它不仅杀死了网约车,还将不断杀死任何一个触犯其利益的创新。

      新市场只有站在旧体制的尸体上才能建立起来。

      体制无解,互联网无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