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我们都有一个思维定式,老板给我们发工资,我们是在分老板的钱。真的是这样吗?这就要分析一下钱是老板赚来的还是员工赚来的。如果是老板赚来的,就是员工分老板的钱。如果是员工赚来的,就是老板分员工的钱。这个问题想明白,管理就能更上一层楼。
如果钱是老板赚来的,就是员工在分老板的钱。如果钱是员工赚来的,就是老板在分员工的钱。那么,企业的钱到底是谁赚来的?
先讲一个案例。就不点名了,免得有人说我拿人钱做硬广,已经几次背污名了。
这是一家零售企业,以企业文化闻名,各种变态的服务,各种不讲逻辑的规定,如一周硬性规定休业一天等。企业规模不算大,但影响力却特别大。
身边不少老板羡慕,但就是一直学不了。
为什么学不了呢?因为人家企业给员工高薪。
薪水有多高呢?高出同业一倍左右。而且这家老板逼着熟悉的零售老板涨薪水,不是小涨,而是涨得老板心惊肉跳。
不论什么文化,有一条不变的真理:给什么钱,干什么活。
当然,很多老板的逻辑不同:干什么活,给什么钱。
要想管理严格,钱不给到位是很难的。当然,钱给到位了,管理也不一定到位。这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这是第一个逻辑。但是,这个逻辑还不够圆满。
- 1 -
因为钱给够了,所以服务就好了。因为服务好了,销量就上去了。因为销量上去了,所以利润就增加了。
上述逻辑,似乎很圆满啊!其实不对,还不够圆满。这是普通人都能够想到的圆满。
另外一个逻辑是什么?就是商品组合。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零售业“自采”的比例。
自采的高毛利以及销量增加,共同形成的毛利,足以支持员工的高薪。
这就是逻辑自洽,也就是自圆其说,逻辑循环。缺少任何一环都不行。
- 2 -
20年前,我在一家企业任职。每天三顿工作餐,工作餐的时候,老板经常给我们讲早期的故事。
有一次,老板问我一个问题:差的企业,既有管理问题,也有经营问题,你说先抓哪个?
我好歹也是MBA出身,这个问题难不倒我。管理不善,怎么解决经营问题。我果断地回答:先抓管理。
老板说,抓管理,要一手抓帽子(职位),一手抓票子(钱)。没有票子,员工不珍惜岗位工作,管理就抓不下去。票子从哪里来?票子从经营中来。
老板又说,经营问题可以用少数人解决,管理问题涉及所有人。用少数人解决票子问题,然后用票子解决管理问题。
老板高中毕业,我研究生毕业,老板给我上了一课,很受用。
- 3 -
说到分钱,我们总以为是员工分老板的钱。钱是老板赚来的,然后分给员工。
这是错的。还有另一种分钱情况,是老板分员工的钱。
这里有一个钱的来源问题,到底钱是员工赚来的,还是老板赚来的?
如果是老板赚来的,就是员工分老板的钱。如果是员工赚来的,就是老板分员工的钱。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也是突然间悟到的。
- 4 -
如果经营单元是一个大组织,有管理层次,有严密的分工合作,那么多半是员工分老板的钱。
员工怎么分老板的钱?多半靠KPI。一个大的经营单元,没有KPI是很难的。当然,完全靠KPI也不行。华为是典型的大经营单元,但任正非的自我批判精神,解决了KPI解决不了的问题。
按KPI分钱,员工总想着尽快变现,所以就会有短期行为。这很正常。
如果老板任由着员工的短期行为,没有解决办法。这就不正常了。
高薪,不一定是员工分钱分得比较多,而是绝对数比较高。就如同切蛋糕,份额不大,但份量比较足。
- 5 -
如果是老板分员工的钱,一般而言是小的经营单元。
现代管理一直强调激励,这是矛盾的。在KPI之下,没有多少激励空间。我现在一直强调激活,最好的激活方式是个体解放。
所谓的个体解放,就是赋予个体资本属性。老板天生是不需要管理的,因为有资本属性。员工之所以需要激励,就是因为是管理属性。
个体一旦解放,就附带资本属性,就是“二老板”,也就不需要激励,因为资本属性就一定会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就会想方设法把利润做大。利润做大了,当然是“大老板”分“二老板”的钱啊。
前面说到的那个会分钱的老板,对我讲:现在干得差的员工,见到老板都绕着走,不好意思,似乎欠着老板似的。不仅自己没赚着钱,也没给老板分着钱。
在互联网时代,现代管理正在变得传统,管理属性正让位于资本属性。
如果说工业时代的现代管理是员工分老板的钱,那么互联网时代的现代管理,多半是老板分员工的钱。
所以,分钱是战略。